聱牙诘曲

聱牙诘曲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聱牙诘曲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聱牙诘曲的拼音

聱牙诘曲怎么读:[áo yá jié qū]

聱牙诘曲 áo yá jié qū

聱牙诘曲的意思及解释

聱牙:不顺口;诘曲:曲折。指文章读起来不顺口

成语“聱牙诘曲”分开解释

聱的意思

见〖佶屈聱牙〗。

牙的意思

1.人和高等动物咬切、咀嚼食物的器官,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。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,分为切牙、尖牙、前磨牙、磨牙。通称牙齿,也叫齿。

2.特指象牙:牙筷。牙章。牙雕。

3.形状像牙齿的东西:牙子。

4.姓。

5.牙子2:牙行。

诘的意思

[jié]

诘问:盘诘。反诘。诘责。

[jí]

[诘屈聱牙](jíqūáoyá)同“佶屈聱牙”。

曲的意思

[qǔ]

1.一种韵文形式,出现于南宋和金代,盛行于元代,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,句法较词更为灵活,多用口语,用韵也更接近口语。一支曲可以单唱,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,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。

2.(曲儿)歌曲:曲调。戏曲。小曲儿。高歌一曲。

3.歌谱: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是聂耳作的曲。

[qū]

1.弯曲(跟“直”相对):曲线。曲尺。弯腰曲背。山回水曲。曲径通幽。

2.使弯曲:曲肱而枕(肱:胳膊)。曲突徙薪。

3.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

4.不公正;无理:是非曲直。

5.姓。

6.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(多为麦子、麸皮、大豆的混合物)制成的块状物,用来酿酒或制酱。

聱牙诘曲的出处

清 郑相如《汉林四传 开明君传》:“有荐伏生工《尚书》,上诏中大夫晁错至其家,从七岁好口授书文,聱牙诘曲。”

聱牙诘曲的用法

联合式;作定语;含贬义

聱牙诘曲的相关话题

聱牙诘曲什么意思

聱牙诘曲怎么读

胡说八道:指没有根据;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。也作“胡说乱道”。

五黄六月:指阴历五、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。

朝令暮改:早晨发布的命令,晚上就改了。比喻经常改变主张和办法,一会儿一个样。

伏虎降龙:伏:屈服;降:用用威力使屈服。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。形容力量强大,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。

层峦叠嶂:峦:山峰;嶂:高耸、险峻像屏障一样的山峰。形容山岭重叠;峰峦相接;连绵不断。也作“层岩叠峰”、“重峦叠幛”。

成语【聱牙诘曲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7: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