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思广议

集思广议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集思广议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集思广议的拼音

集思广议怎么读:[jí sī guǎng yì]

集思广议 jí sī guǎng yì

集思广议的意思及解释

谓集中众人智能,广泛进行议论。

成语“集思广议”分开解释

集的意思

1.集合;聚集:汇集。齐集。集思广益。惊喜交集。

2.集市:赶集。

3.集子:诗集。文集。全集。地图集。

4.某些篇幅较长的著作或作品中相对独立的部分:《康熙字典》分为子、丑、寅、卯等十二集。影片上下两集,一次放映。三十集电视连续剧。

5.集合

6.的简称。

7.姓。

思的意思

[sī]

1.想,考虑,动脑筋:思想(a.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;b.想法,念头;c.思量)。思忖。思索。思维。沉思。寻思。见异思迁。

2.想念,挂念:思念。思恋。相思。

3.想法:思绪。思致(新颖独到的构思、意趣)。构思。

4.姓。

[sāi]

〔于思〕多胡须的样子,如“自捋颔下,则于思者如故矣”。

广的意思

[guǎng]

1.多:兵多将广。大庭广众。

2.扩大;扩充:推广。以广流传。

3.姓。

[ān]

同“庵”(多用于人名)。

议的意思

1.讨论;商量:自报公议。

2.意见:建议。提议。

3.评论:物议。无可非议。

集思广议的出处

清·昭梿《啸亭杂录·钱南园》:“佞者既明目共视,难以挟私,贤者亦集思广议,以济其事。”

集思广议的用法
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集思广议的相关话题

集思广议的意思是啥

集思广议与集思广益

海屋筹添:宋苏轼《东坡志林·三老语》:“尝有三老人相遇,或问之年……一人曰:‘海水变桑田时,吾辄下一筹,尔(迩)来吾筹已满十间屋。’”原谓长寿,后

改辙易途:改变行车轨道,另走一条路。比喻改变方向、目标或做法。

残缺不全:残缺:缺少一部分;不完整。残余短缺不完全。形容物体经过破坏;变得不完整了。

分钗断带:钗分开,带断了。比喻夫妻的离别。

一唱三叹:原指宗庙的乐曲;一个人唱;三个人赞叹应和。

成语【集思广议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9: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