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争庭论

面争庭论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面争庭论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面争庭论的拼音

面争庭论怎么读:[miàn zhēng tíng lùn]

面争庭论 miàn zhēng tíng lùn

面争庭论的意思及解释

同“面折庭争”。

成语“面争庭论”分开解释

面的意思

1.头的前部;脸:面孔。面带微笑。

2.向着;朝着:背山面水。这所房子面南坐北。

3.物体的表面,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面。地面。路面。圆桌面儿。面儿磨得很光。

4.当面:面谈。面洽。面交。

5.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品的正面:鞋面儿。这块布做里儿,那块布做面儿。

6.几何学上指一条线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有宽,没有厚。

7.部位或方面:正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面面俱到。

8.方位词后缀:上面。前面。外面。左面。西面。

9.a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面镜子。两面旗子。b)用于会见的次数:见过一面。

10.姓。

11.粮食磨成的粉,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面。豆面。小米面。玉米面。高粱面。

12.粉末:药面儿。胡椒面儿。

13.面条:挂面。切面。汤面。一碗面。

14.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面倭瓜。煮的红薯很面。这个瓜是脆的,那个瓜是面的。

争的意思

1.因意见不一致而相互辩诘:争论。是非之争。

2.力求获得或达到:为祖国争光。力争上游。

3.竞争;争夺:争先恐后。只争朝夕。

4.疑问代词。怎么;如何(见于早期白话):争奈。

庭的意思

1.院子;院落:前庭。

2.厅堂:大庭广众。

3.司法机关审判案件的地方:法庭。开庭。

论的意思

[lùn]

1.分析和说明道理:评论。议论。

2.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、文章或理论:舆论。社论。历史唯物论。

3.评定;看待:论罪。相提并论。

4.介词。按照:论堆卖。论件计工。

[lún]

〔论语〕儒家经典之一。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。共二十篇。内容有孔子谈话、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,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道德和哲学等,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。宋代把它和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合为《四书》。

面争庭论的出处

宋·欧阳修《上范司谏书》:“他日闻有立天子陛下,直辞正色,面争庭论者,必范君也。”

面争庭论的用法

作宾语、定语;指为人敢说话

面争庭论的相关话题

面争庭论的意思

面引庭争

金浆玉醴:浆:酒;醴:甜酒。原指仙药,后指美酒佳酿。

好丹非素:爱好红色,反对白色。比喻对事物有偏见。

才疏意广:疏:粗疏;广:广大。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。

龙蟠虎绕:犹言龙盘虎踞。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

同文共轨:同文:全国所用的文字相同;共轨:全国车辙阔狭相同。统一文字,统一车辙。比喻国家统一。

成语【面争庭论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21: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