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孝出悌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入孝出悌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入孝出悌的拼音
入孝出悌怎么读:[rù xiào chū tì]
入孝出悌的意思及解释
语出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。’”谓回家要孝顺父母,出外要敬爱兄长。
成语“入孝出悌”分开解释
入的意思
1.进去。与“出”相对:入场。入冬。
2.参加:入伍。入团。
3.合乎;合于:入情入理。
4.收入:岁入。
5.入声。
孝的意思
1.孝顺:孝子。尽孝。
2.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:守孝。
3.丧服:穿孝。戴孝。
4.姓。
出的意思
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
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
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
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
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
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
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
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
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
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
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
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
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
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
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悌的意思
敬爱兄长: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。
入孝出悌的出处
语出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。’”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授时》:“教之以德,齐之以礼,则民徙义而从善,莫不入孝出悌,夫何奢侈暴慢之有?”
入孝出悌的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等
入孝出悌的相关话题
入孝出悌什么意思呢
入孝出弟还是入孝出悌
天涯海角:天的边缘;海的尽头。形容非常偏僻遥远的地方。也指彼此相隔极远。涯:边。
戴天履地:戴:顶着天;履:踏,踩着。头顶着天,脚踩着地。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。比喻恩德深广,如天高地厚。
木本水源:树的根本,水的源头。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。
万户千门:指众多人家。也形容屋宇深广。
多情善感:感情丰富,容易伤感。
成语【入孝出悌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22:10
- 上一篇:入孝出弟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