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声饮恨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吞声饮恨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吞声饮恨的拼音
吞声饮恨怎么读:[tūn shēng yǐn hèn]
吞声饮恨的意思及解释
谓抱恨无言。语本南朝梁江淹《恨赋》:“自古皆有死,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
成语“吞声饮恨”分开解释
吞的意思
1.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:吞吐。吞咽。吞噬。狼吞虎咽。气吞山河。忍气吞声。
2.兼并,侵占:吞没(mò)。吞并。吞蚀。吞占。
声的意思
1.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:锣声。大声。
2.说话;语言:不声不响。呼声。
3.宣布;陈述:声明。声讨。
4.名誉:声望。名声。
5.声母:声韵。双声。
6.声调:第一声。去声。
7.量词。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:连喊三声。
饮的意思
[yǐn]1.喝,有时特指喝酒:痛饮。饮料。饮食。饮水思源。
2.可以喝的东西:冷饮。
3.饮子:香苏饮。
4.中医指稀痰。
5.心里存着;含着:饮恨。
[yìn]给牲畜水喝:饮牲口。马饮过了。
恨的意思
1.仇视;怨恨:仇恨。恨之入骨。
2.懊悔:悔恨。遗恨。
吞声饮恨的出处
语出南朝·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自古皆有死,莫不饮恨而吞声。”
吞声饮恨的用法
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吞声饮恨的相关话题
吞声饮恨的意思
吞声饮恨的恨是什么意思
披星戴月:身披星星,头戴月亮。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,十分辛苦。
避阱入坑:指避过了井,又掉进了坑里。比喻避去一害,又受另一害。阱,异“穽”
大逆无道: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。
秉公灭私:秉:掌握,主持。主持公道,灭除私念
割须弃袍:割掉胡须,丢掉外袍。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
成语【吞声饮恨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3 21:01
- 上一篇:吞声忍气
- 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