狂吠狴犴

狂吠狴犴的意思及解释,包括成语狂吠狴犴的拼音、解释、出处、用法等。

狂吠狴犴的拼音

狂吠狴犴怎么读:[kuáng fèi bì àn]

狂吠狴犴 kuáng fèi bì àn

狂吠狴犴的意思及解释

吠:狗叫;狴犴:传说中一种野兽名,这里指狂犬。狂犬乱叫。

成语“狂吠狴犴”分开解释

狂的意思

1.精神失常;疯狂:发狂。丧心病狂。

2.猛烈;声势大:狂风。狂奔。

3.纵情地、无拘束地(多指欢乐):狂喜。狂欢。

4.狂妄:狂言。你这话可说得有点儿狂。

吠的意思

(狗)叫:狂吠。鸡鸣犬吠。

狴的意思

〔狴犴〕传说中的一种猛兽。古代在牢狱的大门上画着狴犴的头形,后用作监狱的代称。犴(àn)。

犴的意思

[àn]

见〔狴犴〕

[hān]

哺乳动物。驼鹿,一种大型鹿。角横生,成板状,分叉很多。产于亚寒带针叶林地区。

狂吠狴犴的出处

唐·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王侯之门,狂吠狴犴。臣剑百步,喉喘颠汁。”

狂吠狴犴的用法

作谓语;指狂犬乱叫

狂吠狴犴的相关话题

狂吠狴犴什么意思

狂吠狴犴怎么读

国色天姿:国色:女子美色冠绝全国;天姿:天生的姿色。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。

篝火狐鸣:夜里把火放在笼里,使隐隐约约象磷火,同时又学狐叫。这是陈涉、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。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。

口诵心惟:诵:朗读;惟:思考。口中朗诵,心里思考。

补阙灯檠:阙:缺;灯檠:灯架。没有灯架,用人充作灯架。旧时讽刺男人惧内。

孤身只影:形容孤单一人

成语【狂吠狴犴】由四言堂编辑整理,最后修订时间:2024-04-12 16:19